<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返回首页
         
        发布时间:2020-05-28    来源: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_365bet在线网址_S365网络超时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规范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结合我县教体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对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社会安全、公共卫生、事故灾害、自然灾害、教学安全等事件。
        (四)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县教体局成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政府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市教育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全县教体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工作。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县教体系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曹民杰(教体局局长)
        常务副组长:张京涛(教体局分管领导)
            长:耿亚东、林文学、陈宁、王春利、王哲、魏增良、宋志伟
        成     员:邓玉梅、孙同全、张克伟、王佳良、刘永伟、
        葛振凯、孙新龙、佟宝龙、王双亮、吴玉会、
        张会乔、马  强、赵建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教体系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法制股,电话:(0312)7829209。
        (二)主要职责: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负责全县教体系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工作责任制度,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紧急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
        严密监测所辖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情况;
        明确并落实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报告人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指导和组织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协助有关部门和学校组织救治工作;
        检查督促所辖学校落实各项紧急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措施;
        根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三、预防预警
        (一)预防预警
        1、向各校宣传预防灾害及抗灾救灾等应急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2、教体局要加强信息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应分别制订相应预防和预警的方案的措施。
        (二)信息报告
         信息报告程序:学校信息员——校长——教体局安全法制股——教体局分管领导—— 教体局应急领导小组---县应急委员会、市教育局
        四、处置程序
        (一)先期处置
        1、发生突发事件,学校校长应立即带领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赶到现场,快速召集应急队伍进行先期紧急处置。
        2、向教体局安全法制股报告或向“110”报警,要求增派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现场救援。
        3、及时组织疏散转移现场人员至安全地带。控制现场事态发展,防止次生、衍生二次事故。
        4、教体局安全法制股协助先期赶到现场的相关部门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
        (二)善后处理
        1、确保事故(灾难)后学生情绪稳定,及时向县应急委员会汇报学校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及后期处理计划。
        2、调查评估
        五、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教体局、学校应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信息管理机制,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安全、畅通。
        (二)物资保障:学校应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
        (三)资金保障:学校所需应急经费由学校提出,经教体、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纳入统一财政预算。
        (四)人员保障:学校应组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备队,各校预备队主要由学校安全保卫、医疗卫生和维护稳定工作等部门人员组成。
        各专门应急处置工作组应根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不同类别,制订相应的保障措施。
        六、培训演练
        学校应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队伍的技能培训,定期应急模拟演练,提高协同作战的快速反应能力。
        七、附则
        1、各级各类学校应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出相应切实可行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相关人员熟悉、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
        2、本预案由县教体局制定并负责解释。县教体局将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四日
        附件1:
        校园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
        一、预防预警
        1、教体局定期对全县各校校园环境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做好事前预防工作,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2、学校建立信息报告员制度,若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向县教体局报告,严格按照教体系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制,区分不同情况,信息发布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
        3、学校所有房屋周边道路,必须安全畅通,便于校内师生员工及时疏散。
        4、学校每幢建筑,各层楼面都配置消防设施、消防器材。
        二、应急处置
        (一)校园内犯罪分子持械凶事件处置措施
        1、学校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对受伤师生进行及时抢救,防止事故的进一步蔓延和扩大;
        2、迅速组织师生撤离危险区,转移至安全地段;
        3、立即与急救中心和临近医院联系,以尽快将伤员送至医院抢救,在急救车辆到来之前,应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4、立即以电话方式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事故信息;
        5、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请求110、119、120救援;
        6、保护事故现场;
        7、事故发生后在4小时内,应将事故发生情况书面报教育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
        8、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二)校园内群体性斗殴事件处置措施
        1、获得斗殴事件信息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报告,若事态已经失控或后果严重,应立即打110报警。
        2、学校值班人员及现场领导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赶到现场制止斗殴,并在斗殴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事态扩大。
        3、若斗殴者手中有器械,应首先收缴所有斗殴器械。
        4、若有校外人员参与斗殴,应设法防止他们逃离。
        5、若有学生受伤,应立即进行救治,或打120送医院,并及时与家长联系。
        6、分离斗殴双方,由学校分管领导、班主任等进行询问,了解斗殴原因和过程,并做好笔录。
        7、对有流氓恶势力嫌疑的校外人员,应交警方处理。
        8、对外校学生,应与学生就读的学校联系。
        9、对参加斗殴的学生进行教育,对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处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10、要对斗殴事件的校内外各种因素综合分析,要防范学生在校外遭到殴打。
        11、学校领导应当将斗殴事件有关情况及时向教体局及相关部门报告。
        附件2:
        校园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
        一、预防预警
        1、教体局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的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登记造册,跟踪整改进展情况,实行销号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落实责任人。要进一步核实、判明事件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采取切实措施,指导事发学校妥善处置。处置措施及事态发展情况应及时报告。在确认可能引发事故灾害的预警信息后,应及时开展工作部署,迅速通知相关单位和学校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进一步扩大。学校要做好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安全事故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齐全和必要的经费。
        2、严格按照规定发布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信息,区分不同情况,把握信息发布和舆论的主动权。信息发布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
        二、应急处置
        1、处置程序
        学校安全事故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学校应立即采取措施,根据要求启动本级应急预案全力进行处置,及时控制事态,同时向教体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先期处理情况:
        1)向学生发出危险或避险警告;
        2)划定警戒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3)紧急调配应急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4)实施动态监测,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5)立即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师生开展自救互助;
        6)及时向县教育局和县应急委员会报告,并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和支持请求;
        7)其它必要的先期处置措施。
        2、应急响应
        教体局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后,应迅速提出具体处理意见报上级部门,并作出如下应急处置决定:
        1)教体局有关领导赶到事发现场,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启动教体局、学校应急预案;
        3)对事发地点作出具体的处置指示,责成学校部门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教体局派出工作组或有关负责人赶到事发学校进行指导;
        5)必要时请求上级相关部门给予支援;
        6)向县应急委和市教体局报告,必要时请求给予支持;
        3、指挥协调
        应急预案启动后,学校立即进入应急状态,保证应急通讯畅通,保障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质的统一调配。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机构,迅速开展以下工作:
        1)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2)对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重大事件作出决策;
        3)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到伤害的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4)迅速消除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维持社会治安;
        5)抢修被损害的学校基础设施,为学校师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提供保障。
        三、发生化学实验室事故的处理
        1、一旦发生化学药品伤人刑事案件和灾害性事故,学校领导干部要迅速赶赴现场,通知卫生所,并向主管领导汇报,发生严重事故的,分别报110、119、120。
        2、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抑制火势和有害气体的蔓延,疏散无关人员,避免对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3、召集医生紧急救护工作。
        4、负责车辆调度,器材物资供应并把重病号送往医院抢救;
        5、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勘察,着手对所获得材料、物证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判明事故性质。
        6、事故查清后,要配合相关部门写出定性结案处理报告,提出对事故制造者或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7、根据事故的情况,报县应急委员会和市教育局。
        附件3:
        校园公共卫生类应急预案
        一、预防预警
        1、学校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精神,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二、应急处置
        (一)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1、防止细菌对食品的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食品,要防止在生产加工和供销过程中的污染,做到专车运输、低温贮藏、工具售货,食品从业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事食品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应及时调换工作。
        2、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杀灭病原菌。主要措施是高温灭菌。隔餐的熟食品和剩菜饭,在销售或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二)食物中毒处置程序
        1、通报:发现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通知县疾控中心、县医院做好抢救,同时报县应急委员会和市教育局,事故严重的报医院急救电话120。
        2、紧急处理
        1)召集医生紧急救护工作;
        2)负责车辆调度,把重病号送往医院抢救;
        3)保护现场,组织事故调查,处理临时紧急任务。
        3、原因调查
        1)保护现场,对可疑食物或有毒食物取样封存;
        2)留样的食物和现场取到样送县疾控中心进行技术鉴定;
        3)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4、情况汇报
        根据事故的大小情况,及时报县教体局和县应急委员会及相关部门。
        附件4:
        校园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1、获得火灾信息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和当地政府报告,并同时打119报警。
        2、学校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立即实施应急救援行动。通讯小组应当立即进行火警广播,指导师生疏散。
        3、在初起火点现场的教职员工,要使用消防栓、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自救。
        4、应急指挥组应当根据应急预案,选择合适的疏散路线,迅速地组织师生撤离事故现场。
        5、疏散引导小组赶赴指定位置,在楼梯口、拐弯口、叉道路,引导学生安全撤离,并在上风向的指定地点集合。
        6、排险小组应当在消防队到达之前,全力灭火,并切断火区电源,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控制火势,保障应急照明,并启用通风排烟系统,为安全疏散创造条件。
        7、疏散小组应当在集合地点对学校所有人员和外来人员进行清点,寻找滞留在现场的人员。
        8、医疗救护小组应当努力营救事故现场的伤员,并将他们安全转移。
        9、警戒保卫小组要立即在事故现场和学校周围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并在校外路口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现场,保护学校财产安全。
        10、火灾扑灭后,学校周围警戒线和事故现场警戒线,必须根据应急总指挥或消防部门的命令,方可解除。
        1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县教体局和县应急委员会报告。
        二、触电事故应急处置
        1、发现触电事故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抢救触电者,并让在场人员打120求援,同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2、触电解脱方法:
        1)切断电源;
        2)若一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
        3)用绝缘工具切断带电导线;
        4)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注意:要预防触电者解脱后摔倒受伤。另外,以上办法仅适用于220/330V“低压”触电的抢救。对于高压触电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采用相应的紧急措施,以免发生新事故。
        3、医务人员到达前的现场抢救方法:
        1)触电者神智清醒,让其就地休息;
        2)触电者呼吸、心跳尚存、神智不清,应仰卧,周围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3)触电者呼吸停止,则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维持血液循环;若呼吸、心脏全停,则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注意:现场抢救不能轻易中止,要坚持到医务人员到场后接替抢救。
        4、触电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立即在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抢救现场的正常秩序,警戒人员应当引导医务人员快速进入事故现场。
        5、事故现场警戒线必须待医务人员将触电者带离现场赴医院救治,事故调查和排险抢修工作完毕,现场已无事故隐患时,方可解除。
        6、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向县教体局和县应急委员会及相关部门报告。
        三、防暴雨雷击事故应急处置
        1、暴雨雷击来临前,教体局应及时对全县各校发布暴雨紧急信息,学校利用播音系统或钟铃声发出紧急信号,组织学生撤离危险区域或转入安全地段。
        2、暴雨时,若房屋内漏雨,应当切断电源,有秩序地转移室内学生,以及贵重设备。学校应当关闭所有门窗。
        3、若有雷电,应当尽可能地切断除照明以外重要的设施设备的电源,防止电器在雷击时遭到雷电袭击。强弱电房和电气设施周围不要放置可燃物。排险、救护等应急人员应当做好救援准备。
        4、若暴风造成房屋进水,校园积水:
        1)应当切断电源,用抽水泵等器具排水,疏通下水道,询问有关部门排水设施运行情况;
        2)应当尽可能防止厕所进水和溢水,防止水污染;
        3)学校应当组织师生,有秩序地转移,避免推挤踩踏,堵塞通道;
        4)房屋积水时应当把设备、资料等物品往高处转移。
        如校内积水严重或校外汛情严重,总指挥应根据情况在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后,可以停学疏散师生,并安排好学校保卫工作,留守工作。
        附件5:
        校园网络和信息安全类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启动
         有下列情况应启动应急预案:
        1、办公室、会议室及其他场所发生火灾。
        2、设备发生被盗或人为损坏。
        3、发现利用网络传播不良信息现象。
        4、计算机网络出现病毒。
        网络设备使用者或管理者发现上述所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报告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人,同时控制好现场。
        二、预防预警及信息报告
        1、及时更新服务器的防病毒软件病毒库。
        2、定期对所有服务器进行漏洞扫描、补丁修复。
        3、对网络中心服务器网段上联交换机开放的软端口进行严格控制。
        4、教体局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接报后,立即向县应急委员会及有关部门报告,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进行施救或控制,直至问题解决。
        三、应急处置
        1、火灾发生时处理办法:
        1)当火灾发生时,立即切断电源,同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并将火情通知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接报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组织有关人员灭火、疏散人员,并派人员到大门口引领消防部门或有关人员到火灾现场,直至火势扑灭。
        3)领导小组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分析火灾原因,进行防火措施改进。
        2、设备发生被盗或人为损害处理办法:
        1)发生上述情况时,使用者或管理者应当立即告知主管领导,同时封闭现场。
        2)待领导小组接报后,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组织相关人员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直至问题解决,恢复设备使用。
        3、不良信息和网络病毒处理办法:
        1)发现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网络管理员应立即终止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的传播,同时将情况告知学校负责人。
        2)接报后,一方面向县信息中心报告,请示处理意见。另一方面通告所有计算机用户防病毒方法,并督促网管员进行杀毒处理,直至网络处于安全状态。对不良信息追查信息来源,对未经领导人员意,擅自发布信息而造成不良影响者,由学校开会讨论后给予一定的处分。触犯法律者交执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附件6:
        校园考试安全类应急预案
        一、交通安全应急处置
        1、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2、各校点班主任教师按时接送考生,保证学生路上安全。
        3、考生不得私自乘车,考试完毕后,各校教师负责清点本班人数,强调有关安全纪律,学生不得以任期任何借口、理由走亲访友和在路上逗留,必须及时回家。
        4、若遇交通安全事故,及时呼救,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安排人员管理其它考生,确保考生安全到达目的地。
        二、饮食安全应急处置
        1、教育学生不买不吃不新鲜和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吃被卫生部门禁止上市的海产品;不买无证摊贩处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等标签不完整的食品;不吃有毒食品(如河豚鱼、野生蘑菇等);不喝未经消毒、煮沸的水,不喝存放时间过长的纯净水。
        2、领队教师和学生中午用餐原则上在学校食堂,学校食堂要搞好卫生、做到彻底消毒,选购的食品要新鲜,严防食品中毒。
        3、带队教师要选择卫生条件好,食品新鲜的餐馆定点用餐,严防食品中毒。
        4、各学校应保证监考教师和考生的饮水,统一由学校食堂烧开水或者用桶装的矿泉水。
        5、若考生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就诊或拔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要求救护。
        6、若有饮食安全事故发生,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考场安全应急处置
        1、各设置考场的学校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要划定家长接送区域和等待区域,由校长亲自担任总领队,班主任为领队,统一集中组织考生到考场。
        2、巡视校园,如发现有安全隐患,立即整改,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校园安全。
        3、考试信号发出后,关锁校门。
        4、午间休息时,由领队教师带到指定教室休息。
        四、用电安全应急处置
        1、考生不得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等电器。
        2、不用尖锐物品扎、刺电线。
        3、不在雷鸣电闪时使用电器。
        4、不用金属体去试探插座、灯口的内部,更不能用指头戳插座孔、灯口。
        5、不用湿手接触开头、插座。
        6、后勤应事先彻底检查各考场、考室的电路安全,确保用电安全。
        五、其它安全应急处置
        1、如遇高温、湿热天气,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如遇考生生病,学校派出人陪同到医院及时医治,如病情严重影响考试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考试期间, 严禁考生单独外出, 严禁考生进入网吧、游戏室、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
        严禁下河游泳。各学校和班主任要采取措施加强考生的管理,要指定专人为带队教师,落实责任,确保考生安全。
        附件7:
        校园防汛应急预案
         
        一、灾害预警时的工作    
        1、发现灾害征兆后,抓紧做好应对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信息报道组负责做好信息联络工作,确保与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及学校灾害信息畅通。后勤保障和应急救援组做好配置必需的救灾物品、工具和出险人员生活、食品的工作。
        2、接预警后,县教体部门可根据实际,通知学校幼儿园采取提前放学或停课等措施,及时做好防汛各项准备。
        3、接防汛防台紧急警报后,指挥中心所有人员要到岗到位,按照工作分工,实行昼夜值班;保持与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及各学校的联系;防汛指挥中心指派有关人员到达灾区一线。
        二、灾害发生时的工作   
        1、灾害发生后,学校、班级停止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广播等形式告知师生,并有秩序地组织转移到安全场所,避免造成堵塞通道、推挤踩踏事故发生。  
        2、防汛指挥中心领导成员按照县教体局学校幼儿园安全督查分工立即赶赴受灾现场,参与指挥、调度。  
        3、防洪措施无法抵御洪水,造成灾害时,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抢险救灾。主要是抢救受伤人员、转移身处险境人员、保护学校财产、排除校内积水等,力争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和人员,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做好人员转移和财产保护工作。   
        5、向县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原则上每一小时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汛情及工作动态一次,必要时向有关部门请求人员、物资及技术支援。      
        6、组织有效的后勤保障,保证食品、饮水供应,确保校内师生正常的生活秩序。
        7、妥善安置受灾师生、家属,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和自身条件,开放学校教室、礼堂等校舍,安置当地受灾居民。
        三、灾情稳定后的工作   
        1、及时做好善后工作,对受损的房屋、设施、设备进行维修、重建,对过水后的校舍、设施进行防疫消毒,防止传染病发生。   
        2、各小组要立即开展查灾核损工作,协助指导学校对受灾师生进行紧急救助工作,协调学校落实防汛生活救助经费,确保师生有住所、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饮用水、有伤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3、切实做好受灾校舍建设工作。指导灾区做好受灾校舍统计、核定,在15日内完成核定工作,并建立受灾校舍和恢复修建台帐;确定修建对象,配合灾区政府制定受灾校舍恢复建设计划和恢复建设资金补助标准。
        4、造成特大洪涝损失的,县教体局做好向市、县申报特大防汛补助经费工作。    
        5、督促受灾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